藏 传 佛 教 宁 玛 巴 白 玉 传 承
一.藏传佛教简介
西元7世纪,西藏国王松赞干布(King Songtsen Gampo)时代,佛教传入了西藏。当时国王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,前往印度学习声明、文字等,结束了西藏没有文字的历史;其后并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,及玄秘神物等翻译成藏语。当时国王又迎娶了汉地及尼泊尔的两位公主为王妃,并将代表释迦牟尼佛的两尊佛陀身像、许多三宝所依等迎请到西藏,并修建了以大昭寺为主的镇肢寺与镇节寺等许多寺庙,开创了正法。
从此藏地有了佛教,并从事建筑寺庙、创造文字、翻译经典等事务,同时也制定了法律以教育民众,西藏民族因此逐渐强盛、文明起来。
西元8世纪时,藏王赤松德赞从印度把莲花生大士、寂命菩萨、贝玛拉密扎等印度大成就者,与大班智达迎请到西藏,并建造了桑耶寺等寺庙,此为「身所依」;其时还派了当时西藏著名的毗卢札那等一百零八位译师到印度学习,翻译了所有印度圣地兴盛的经续论,此为「语所依」;此外,为了观察西藏人是否为出家根器,因而选出了七人,称为「预试七人」,开创了西藏人出家受戒的僧伽制度,并依此为「意所依」 。随后,在他们的努力之下,终于把印度所有的佛法,从小乘到无上密法,非常完整的迎入了西藏雪域。
二.宁玛派简介
经历了一系列的兴衰,藏传佛教发展至今已有宁玛巴(红教)、格鲁派(黄教)、噶举派(白教)、萨迦派(花教)等四大教派,这期间,如来的教法与证法从未毁灭。而其中,宁玛派是四大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,它的传承自莲花生大士在雪域弘扬,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。宁玛派乃藏传佛教之法源,其著名的是『大圆满』教法,和其他的一些教法;在宁玛之后才依次分衍出噶举、萨迦、格鲁等诸派别,因此可谓宁玛巴之法,乃藏传佛法之母。宁玛派有著名的六大金刚道场,即宁玛巴六大祖庭(母寺):雪域西边的多杰札寺、敏珠林寺,中间的雪谦寺、佐千寺,东边有噶陀寺、白玉寺,这就是宁玛巴六大传承。我们的传承即是属于白玉传承。
三.白玉祖寺简介
白玉寺即为白玉祖庭,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,全称为「白玉尊胜菩提法洲」;这是莲花生大士亲自加持的圣洲,也是大译师贝若扎那等曾修行过的地方。这里也是莲花生大士二十五位弟子中,玛托仁青之大弟子吉热确炯旺波的故居,目前仍可于此处朝见吉热确炯旺波的闭关洞。吉热确炯旺波是大幻化网的殊胜法主,和极其重要的传承人,他曾于此地讲修大幻化网密续,也得到了无上的成就。后来噶陀的前辈噶当巴德协等大修行人也集中于此修大幻网密法,有十万人成就了大虹光身,故此地也称为噶陀尊胜洲。此外,号称白玉三父子的大成就者噶玛洽美、大伏藏师门基多吉,和大持明昆桑喜绕,他们的大圆满虚空藏法掌中佛的引导体系传承,也是在这里流传下来的。
西元1665年,白玉的开山祖师仁增昆桑喜绕,创建了白玉寺,名为「白玉尊胜菩提园寺」,并于此聚集僧众500人弘扬佛法。仁增昆桑喜绕即为第一代寺主,并以噶陀早期的教诲、南曲耳传、惹那林巴伏藏法要等为主,转动法轮。在他的领导之下,白玉寺发展成三千人的大寺院。此后,仁增昆桑喜绕的无数弟子们,自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法座寺院,并由此发展出成百上千的分寺。
虽然白玉寺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,然以莲师亲临此圣地加持算起,其传承历史已逾千年。在此千年中,不断有大成就者在此证悟,因此白玉传承的加持是千年不断的,尤其能进入其闭关房修行者,更是殊胜中的殊胜。